大數據科學研究院王曰芬教授團隊在Transactions in GIS上發表題為“Untangling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and determinant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a patent assignment perspective: The case of China's AI data”的學術論文。
技術轉移是管理、經濟與技術政策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專利作為創新活動的主要產出形式之一,是衡量城市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城市技術資產中最具經濟價值的部分?;趯@D移信息,借助圖論與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可以構建技術轉移網絡并加以分析,但具體的,技術轉移網絡如何動態演化?怎樣運用技術轉移網絡指標界定技術轉移類型,技術轉移類型在時空上如何變化演進?影響技術轉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它們在不同的空間區域如何發揮作用?目前,對這些問題的系統研究仍較為缺失。王曰芬教授團隊在依據圖論構造了雙尺度加權有向專利轉讓網絡,運用傳統社會網絡分析技術轉移網絡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技術轉移網絡的動態演化情況,篩選技術轉移網絡指標,重新定義技術轉移類型,利用馬爾可夫鏈分析技術轉移概率矩陣,總結技術轉移類型隨時間和空間的演化特征,結合空間與非空間分析方法檢驗技術轉移與一系列社會經濟和技術預測因素之間的關系,建立多元回歸模型,運用OLS和MGWR回歸方法分析預測因素對技術轉移的影響機理,探討技術轉移影響因素的空間異質性。

大數據科學研究院王曰芬教授為該文章的通訊作者,王曰芬教授指導的博士研究生曾聞為第一作者,大數據科學研究院岑詠華教授、南京大學數字經濟與管理學院巴志超老師參與指導。該研究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6ZDA224)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2004094)的資助支持。
論文鏈接:http://doi.org/10.1111/tgis.1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