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學部金花教授和博士生李想等人合作完成的論文《運動特征對抽象動詞具身表征的影響:來自 fMRI 及 EMG 的證據》在《心理學報》2024年第12期發表。
在語言理解研究中,抽象概念在大腦中的表征過程一直是認知科學的重要議題。具身認知理論認為,感覺運動系統參與了對抽象概念的理解。然而,以往研究的實證結果并不一致,這使得抽象概念是否以及如何依賴于感覺運動系統的參與亟需深入探究。
該研究將學習?測試范式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fMRI)以及肌電圖技術(EMG)相結合,探討運動特征與抽象動詞具身表征之間的因果聯系,旨在證明詞語的運動特征可能是以往研究結果不一致的關鍵因素, 從而為抽象概念表征的具身認知觀點提供支持證據。
任務態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實驗 1)發現, 隨著運動特征的增加,新造詞在后測加工中引發的運動相關腦區(如左側中央前回)的活動強度顯著高于前測中的水平;且運動相關腦區(如右側中央前后回、左側中央前回等)在新造抽象動詞加工中的參與度受到詞語運動特征值的調節。肌電圖研究(實驗 2)發現, 運動特征增加后的新造詞加工也引發了手臂指伸肌的肌電活動增強。這表明,詞語的運動特征在抽象動詞的具身表征中發揮了因果作用,運動特征對中樞運動系統的影響能夠延伸至外周肌肉運動系統。研究結果為具身認知理論在語言理解中的應用提供了新的證據,并做出了重要的補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