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津師范大學歐洲文明研究院教授劉章才撰寫的論文《偽劣茶葉與近代中國茶葉出口衰落再認識——以對英國出口為中心》在《學術界》2024年第7期發表。該文是劉章才老師參與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一帶一路’視野下的西南茶馬古道文獻資料整理與遺產保護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學界一般認為,偽劣茶葉問題是造成近代時期中國茶葉出口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該文對此予以修正與豐富。文章指出,偽劣茶葉問題在中國古代長期延續,至近代時期隨著中西茶貿易的發展而蔓延至歐洲,并未影響出口量的不斷攀升,英國作為歐洲最重要的茶葉消費國,自身亦在茶葉中摻假或制造假茶,這在當時食品安全整體堪憂的背景下實屬常態。不過,隨著英國針對食品摻假造假不斷加大治理力度與在印度進行的種茶制茶事業日益發展,英國人開始大力渲染中國的偽劣茶葉問題,塑造了中國茶葉幾乎等同于偽劣茶葉的話語,這對中國茶葉出口的衰落產生了重要影響。概而觀之,英國進口的中國茶葉中存有偽劣產品既是客觀存在,亦在特定背景下被有意識地利用為污名化手段,其背后是隨著印度茶業的崛起英國人在本國市場中打壓中國茶葉的隱蔽意圖。
文章鏈接:https://www.xueshujie.net.cn/content/?4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