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乱码_超清在线视频播放

科研進展

首頁 > 科研進展 > 正文
歷史文化學院肖立軍教授在《中國史研究》發表論文《從薊鎮路協增置看明代軍鎮設立標志》

由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肖立軍教授完成的論文《從薊鎮路協增置看明代軍鎮設立標志》在《中國史研究》2025年第4期發表。該文為肖立軍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明代外隸千戶所與基層社會治理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文章指出,學界對于明代軍鎮設立標志問題,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討論一直比較活躍。該文對包括作者早期論文在內的學界觀點進行了反思和補充,并考證了明代薊鎮之下路、協防區的增置及周邊軍鎮析分。明朝人有時將鎮之下的路、協等防區稱為鎮,對于這些記載應謹慎對待;戶部等官員常以易州、井陘及永平稱為“鎮”,這些地點實為理餉分司名稱,系京運年例等接收之地或軍餉核算單位。結合明代軍制,軍鎮設立標志主要可概括為四項:一是屬于軍事防區,二是直屬于中央,三是武將或文官防守,四是具一定的持續性,核心要素是負責直屬于中央防區常設武將(有時為文臣)的設立。在此基礎上,論文統計出明代北邊設有遼東、山海關、薊州、密云、天津、通州、昌平、保定、柳溝、宣府、大同、山西、延綏、寧夏、固原、甘肅、臨洮等17鎮。

肖立軍教授在明代軍制領域耕耘多年,先后完成了“明代省鎮營兵制研究”“明代衛所制與省鎮營兵制關系研究”兩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明代中后期軍屯處所與基層社會秩序”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