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擔當迎盛會,培根鑄魂育新人。在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和第38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為集中展現我校教師愛黨愛國、立德樹人良好精神風貌,大力弘揚尊師重教良好風尚,營造爭先創優濃厚氛圍,強化身邊榜樣引領感召作用。學校評選出10名優秀教師和5名優秀教育工作者。他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潛心教書育人、甘于無私奉獻、勇于開拓創新,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業績,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的良好形象。黨委教師工作部推出“迎盛會 學榜樣 鑄師魂”系列宣傳學習欄目,讓我們走近2022年天津師范大學優秀教師——歷史文化學院王玉亮教授。

王玉亮,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教授。從教二十余年來,他忠于黨的教育事業,專注于一線教育教學工作,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潛心學科專業教育與思想信念引領,甘做學生和青年教師的墊腳石。
潛心一線 無悔初心——敬業教學促師風
王玉亮堅守教學一線工作,勇于挑戰工作中的繁難任務。他主動承擔本科生、研究生的多門課程,將一門方向必修課建成世界史學科首門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課,一門本科課程升級建成研究生課,并發展為全校研究生公選課。他充分發揮“傳、幫、帶”培養機制,引導三名新入職青年教師快速獨立承擔教學任務。同時他積極推動世界史這個首批國家級本科專業課程的建設,為學院教學水平高質量發展盡心盡力。
甘為人梯 獎掖后學——突出成效促學風
王玉亮善于激勵和挖掘本科生的潛質,鼓勵學生努力求知、多與教師進行課外交流,引導學生做好論文習作。他為提升學生的學科思維和科研實踐能力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耐心指導學生反復修改論文。近三年來,已有3名本科生公開發表4篇論文,并都已成功升學讀研。他兼任世界史-外語實驗班導師,已畢業的8人中有6人升學讀研。在此示范效應下,激發了更多本科生的學習熱情,促進了師生間更多的交流,學風呈良性發展態勢,僅2022年暑期就有10余名學生通過遞交論文參加各高校夏令營的方式而獲得研究生招考認可。

勇于探索 集智攻關——協同創新促教風
王玉亮重視教育教學改革,主持和參加多項教學教改項目、課程思政建設項目,開展多項教育教學調研活動。積極組建教學團隊,推動精品課、示范課建設,積極申報校級、市級、教育部教育教學類項目。積極探索新文科教育,全力推進“世界史-外語”雙學位實驗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工作。“‘世界史-外語’新文科人才培養創新模式研究與實踐”獲批教育部新文科首批創新實踐項目,為我校世界史國家級本科專業建設提供了強有力支撐。學院形成嚴謹治學、潛心教研的良好風氣,“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也不斷深化,教風不斷提升。
待人如玉 溫潤而澤——綜合育人促德風
王玉亮在教學、科研、黨務、學生管理等多個崗位工作過,非常善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以校園內外生動的正反面事例、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在為人、為學、立身處世等方面潤物無聲地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成長、成熟、成才,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的良好形象。

重視創新 鼓勵創業——促進復合型人才培養
擁有從事創新創業課程教學和指導學生國家級、省部級創新創業項目的豐富經驗。每年不僅開展創新創業培訓,還對所有項目細心審讀,耐心指導。近三年來指導學生分獲創新項目國家級立項、“互聯網+”創業項目國際賽道市級獎,以及多項校級獎。在帶動下,歷史文化學院創新創業工作迅速提升到有組織、有指導、有成效的先進行列,也打造出一支穩定增長的教師指導隊伍,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蔚然成風。
立足師范 服務地方——促進基礎教育協作
不忘師范教育初心,以認證理念持續改進師范教育,王玉亮積極對接基礎教育,主動服務于天津市城鄉中學師資培養,促進了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的有效銜接交流。這既提升了歷史師范教育質量,又實現立足天津、服務地方基礎教育的辦學宗旨。植根于天津師范大學這片熱土,他不悔三尺講臺,將繼續在人民教師之路上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