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天津師范大學,活躍著一支將科學家精神融入血脈、以教育家情懷滋養初心的卓越團隊——學生心理發展與健康教師團隊。他們不僅是深耕心理學教學科研前沿的“探路者”,更是將學術智慧轉化為服務天津、貢獻國家的“實干家”。入圍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以來,這支團隊以創新為引擎,以服務為使命,在時代畫卷上奮力書寫著心理學賦能發展的動人篇章。
解碼“腦智”奧秘 奠基未來中國
團隊肩扛國家使命,深度參與國家“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中國學齡兒童腦智發育隊列研究”。作為核心力量,他們精心構建的“中國學齡兒童腦智發育隊列研究——天津師范大學隊列”,正系統描繪中國兒童青少年腦發育與認知成長的“中國圖譜”。這幅圖譜,是揭示人腦發育金鑰匙、優化教育政策的奠基石,更是助力國家在全球腦科學競賽中搶占先機的關鍵拼圖。
與此同時,團隊敏銳聚焦國家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戰略需求。“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比較研究及其數據庫建設”相關成果十余次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采納,成為國家教育決策的重要智囊。出版的《讓天賦更好服務人類發展》專著,首次從國家治理視角系統梳理國際經驗,填補了研究空白,為構建中國特色拔尖人才培養體系貢獻了響亮的“天津智慧”。
輻射京津冀科技“心”守護
科研成果的價值,最終在于惠澤社會。團隊領銜的“心理健康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入選天津市高端培育智庫,成為政府決策不可或缺的“思想引擎”。其深度參與制定的《救助保護和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心理評估規范》,開創性地成為京津冀三地在基本民生保障領域首個區域協同地方標準,為構建區域特色未成年人保護體系立下了標桿。
面對數字時代心理健康的新挑戰,團隊率先將人工智能引入心理服務主戰場。獲批籌建的“天津市學生心理健康與智能評估重點實驗室”,成為用科技利劍破解心理健康難題的“橋頭堡”。這里誕生的不僅是前沿論文,更是守護萬千心靈的“硬核科技”。團隊積極推動成果轉化,出版“眼動研究方法論叢”系列專著,面向全國舉辦“眼動追蹤技術高級培訓班”,為全國輸送了一批批眼動領域的“火種”。
在筑牢常態化服務網絡的同時,團隊首次將目光聚焦災害心理防護學科,主編的《災害心理防護》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錄制的“全民安全公開課”在央視頻播出,旨在為公眾穿上應對災害心理危機的“防護甲”。
更令人矚目的是,團隊近年來大力推動服務下沉,在中小學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工作站,將高校的專業“陽光”直接播撒到學生“家門口”,提供科普、篩查與基礎干預,探索“大-中-小”心理健康服務聯動新模式,為天津基層社會治理與健康城市建設注入“心”活力。
厚植沃土鍛造“心理學+”時代英才
所有科研突破與社會服務的根基,在于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團隊以培養“六好學生”為育人目標,精心構建高水平培養體系,前瞻性布局“心理學+”復合型人才培養,探索心理學與人工智能“雙導師制”,聯合鍛造能駕馭腦機接口、VR心理治療等尖端科技的“跨界高手”。
心向未來,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團隊以第一批新時代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普通心理學》建設為契機,積極構建具有中國氣派的心理學話語體系。
高能級平臺是人才成長的沃土。團隊領銜建設獲批應用心理博士學位授權點、沈德立心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等。這些平臺的崛起,正使天津成為心理學高端人才成長的“夢工廠”和“孵化器”。
至誠報國“心”動力澎湃不息
“我們將為國家培養更多、更專業的應用心理學高端人才。”團隊負責人白學軍教授堅定地表示。團隊將繼續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賡續“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赤子情懷,為心理學科高質量發展譜寫新的華章。
這支植根津沽大地、胸懷家國天下的心理學先鋒隊,正以深厚的學養為基,以創新的銳氣為矛,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為帆,在服務天津高質量發展、支撐教育強國建設的壯闊航程中,不斷書寫著“以心育人、以心賦能”的時代傳奇!他們的每一次探索,都在為城市的和諧幸福增添砝碼,為國家的未來棟梁筑牢堅不可摧的“心”防線,注入奔騰不息的“心”動力!
供稿:心理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