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擔當迎盛會,培根鑄魂育新人。在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和第38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為集中展現我校教師愛黨愛國、立德樹人良好精神風貌,大力弘揚尊師重教良好風尚,營造爭先創優濃厚氛圍,強化身邊榜樣引領感召作用。學校評選出10名優秀教師和5名優秀教育工作者。他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潛心教書育人、甘于無私奉獻、勇于開拓創新,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業績,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的良好形象。黨委教師工作部推出“迎盛會 學榜樣 鑄師魂”系列宣傳學習欄目,讓我們走近2022年天津師范大學優秀教育工作者——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李楹。
李楹,天津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她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在教學管理崗位上不斷探索、銳意創新,帶領學院教學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立德樹人,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戰略舉措,但學院推進工作初期,“怎樣在理工類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如何全面推動落實?”成為需要破解的問題。李楹身先士卒,做到先學、先懂、先會,通過邀請專家指導、搜集分享案例、組織專題教研,沿著分類別、分批次推進課程思政的思路,不斷提高教師能力,最終實現“高質量、全覆蓋、三步走、三層次”的建設目標。幾年來,學院必修課程以課程思政立項形式完成建設,全部課程將思政環節落實到教學大綱;三門課程的建設經驗入選學?!墩n程思政優秀案例集》;《離散數學》課程獲評天津市高校課程思政示范課、張桂蕓教授及其團隊分別獲得教學名師和團隊稱號。目前,學院形成了課程思政建設的良好氛圍,所有任課教師都能挑起“思政擔”,所有課程都能上出“思政味”,形成了全員、全課程的課程思政體系。

瞄準“一流”,提高專業育人質量
一流專業、一流課程是提高育人質量的有力抓手。李楹回到學院教學管理崗位剛一個月就臨危受命,在院長帶領下向一流專業申報發起沖擊,確定了“沖擊國家級”的目標,制定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突破口挖掘師范特色的策略,從材料準備到申報程序各環節精雕細琢。經過不懈努力,最終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實現學院國家級標志性成果的突破。隨后,以專業建設為引領,她推動課程建設,設置學院平臺課,成立跨專業教學團隊、實現協同教研。目前,學院團隊教研優勢已體現,一門課程獲評市級一流課程,六門課程獲評校級一流課程。此外,李楹從實踐教學切入,協調開設校企合作的創新創業課程,營造學生實踐活動氛圍,學生參與科研課題、參報競賽、開展創業訓練的熱情逐年提高,各類賽事屢獲殊榮,尤其在“互聯網+”大賽中,今年取得國賽1金4銅的好成績。
攻堅克難,補齊師范認證短板
2018年起,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恢復“師范”標識,李楹接過認證接力棒,逐一補齊認證短板:針對專業建設支撐力量明顯不足問題,將只由三位教師組成的非實體“信息技術教育”系重組,配齊配強專業負責人、系主任;針對教師認證理念缺乏、認證要求不清問題,利用多輪次、多主題培訓,讓認證理念深入人心,讓任課教師深諳課程要求;針對沒有學科教學論師資、與教師教育課協同不足問題,協調兄弟部門支持,促進協同交流。經過精心謀劃,她制定工作進度,明確人員分工,推動認證實質性推進。目前,專業認證已進入專家入校指導準備環節。

潛心育人,換得滿園桃李芬芳
李楹始終堅守育人初心,雖然工作崗位時有變化,但對學生、對教育的摯愛絲毫未減,尤其對師范班,更是滿懷情懷。為讓師范生在學科專業課中也能培養師范技能,她課余時間輔導學生制作習題微課、組織線上點評會,額外輔導時間遠超過授課課時;假期,她自發組織學生學習移動編程,敦促學生解鎖新技能;她耐心細致地帶領學生做求職就業情況調研,引導學生“抬頭看路”。與學生交流中,她不問得失、不計回報,用真誠、友善和溫度感染學生,用行動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