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心理學部楊海波教授從教十余年,始終以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為目標,扎實開展教書育人、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等工作,傾心培養學生,全力指導青年教師,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

第一,言傳身教,聚焦立德樹人。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楊海波加強黨的理論學習,學思踐悟,以正確的言行引導學生,努力做好學生品格的引路人。在2010-2018年里,他連續完整擔任兩屆心理學專業本科班的班主任,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班級管理中,兩個班級先后獲得校級先進集體、中國人壽獎學金優秀集體、校級三星團支部等稱號,2018年,他擔任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工作中采用思政引領、科研導向的方式,做好研究生的人生導師;2019年起,他擔任教師支部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領黨員教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第二,教書育人,傾力學生成才。教學方面,楊海波在做學部管理工作的同時,堅持給學生上課,五年里給本科生上課1196節,研究生上課428節。上課過程中以課堂思政為導向,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知識學習;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改革,目前已建成一門優秀課,主持一項教改課題,已建成國家級精品在線資源課和國家級虛擬仿真教學項目;課外注重指導學生實踐,帶領學生參加多項比賽,學生先后獲得挑戰杯天津市一等獎、全國論文大賽二等獎、全國應用心理優秀碩士論文等。他自己也獲得天津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天津師范大學教學名師等稱號。

第三,潛心問道,勇攀科研高峰。在科學研究方面,楊海波努力實現科學研究的頂天立地。基礎研究方面,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973項目子課題、教育部重點項目、天津市社科重點課題等項目;應用研究方面,先后主持政府委托項目、科研單位橫向合作項目和企業研發項目,積極推動心理學的成果轉化。經過不斷努力,自參加工作以來,共發表論文60篇,發明專利授權8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項。學術著作獲第十六屆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第四,響應國家需求,投身社會服務。楊海波努力探索心理學服務于天津市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區域性心理健康服務模式,積極參與8.12事件后的心理援助工作;同時,連續10年在四川綿竹、云南魯甸等震后災區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工作。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他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工作,組織編寫3本疫情防控心理健康讀本,撰寫的科普文章發表在天津日報、學習強國、微言教育等平臺,在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進行網絡直播講座和答疑,觀眾人數達12萬。

一份付出,一份收獲。楊海波先后獲得了天津市首屆創新能手、天津市優秀科技志愿者等稱號;先后入選天津市131創新人才第一層次人選、天津市中青年骨干人才。正如他自己所說,成績代表著過去,努力才能創造未來,未來,他將把已有成績作為新的工作起點,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始終保持著飽滿的工作熱情,牢記教育初心,踐行育人使命,全心全意做好一名高校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