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乱码_超清在线视频播放

桃李春秋

首頁 > 正文
【迎盛會 學榜樣 鑄師魂】心理學部 李馨:感恩師大情 心理伴我行

忠誠擔當迎盛會,培根鑄魂育新人。在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和第38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為集中展現我校教師愛黨愛國、立德樹人良好精神風貌,大力弘揚尊師重教良好風尚,營造爭先創優濃厚氛圍,強化身邊榜樣引領感召作用。學校評選出10名優秀教師和5名優秀教育工作者。他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潛心教書育人、甘于無私奉獻、勇于開拓創新,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業績,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的良好形象。黨委教師工作部推出“迎盛會 學榜樣 鑄師魂”系列宣傳學習欄目,讓我們走近2022年天津師范大學優秀教師——心理學部李馨副教授。

李馨,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學部副部長、副教授。她牢記“勤奮嚴謹、自樹樹人”的校訓,始終以“優秀師大人”為目標,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等方面,辛勤耕耘,默默奉獻。

不忘教育初心,踐行教書育人使命

李馨善于總結教學經驗,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探索出“做中學”的“知識學習+能力訓練”的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對教學工作的熱愛和投入得到學生一致認可。在本科生的《基礎心理學》和研究生的《心理學研究技術》等專業課教學過程中,她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進行實踐,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踐總結和對案例進行分析思考,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讓更多學生了解心理學知識,她為全校研究生開設《心理伴你行》選修課,根據不同專業研究生的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搭建緩解壓力、調節情緒、陪伴成長的交流平臺,被學生稱為“跨學科研究生的協同成長平臺”。

功夫不負有心人,李馨長期在教學一線工作,教學效果顯著。作為《兒童發展》的主講教師,她同其他課程任課教師一起將《兒童發展》建設成為在線精品資源課,該課程在中國大學MOOC和學習強國天津學習平臺上線,6萬余人學習,獲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和國家一流線上課程。參與的三項教學成果分別獲天津市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作為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團隊成員和天津市高校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團隊成員,李馨深入思考并挖掘心理學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注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科學精神和責任擔當,強化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助人”素養培養,通過從學理認知到信念生成的轉化,助力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注重服務實踐,開展心理科普工作

李馨堅持“教學-科研-實踐”互融互促的原則,帶領學生到新華中學、實驗中學、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等進行實習實踐,增強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她鼓勵學生從教育實踐中提出“接地氣”的心理學研究問題,力推教學實踐與科學研究互動融合,指導研究生完成的論文《閱讀障礙兒童在不同閱讀任務中的眼動特點》獲中國心理學會普通心理和實驗心理專業委員會優秀論文。

她響應國家需求,積極投身心理學科普工作,撰寫《增強自我安全控制感 緩解社會恐慌心理》在《天津日報》和學習強國天津學習平臺上刊登。為了讓更多國內學習者了解并用好眼動追蹤技術,她參與組織并主講第八屆眼動追蹤技術應用線上研討班,累計聽眾近2萬人次,推廣眼動追蹤技術在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中的應用。被評為“天津市科協先進學會工作者”。

瞄準國家需求,攻關雙語閱讀研究

李馨在認真完成日常教學、管理工作的同時,響應“全民閱讀”國家戰略,開展高效率雙語閱讀認知機制研究。主持完成1項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和2項天津市哲社項目,參與7項國家級項目。入選天津市“131”第二層次人選。

她完成的學術專著《雙語閱讀中的眼動研究》,獲第十七屆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指導研究生撰寫的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心理學》全文轉載。以第三作者完成的研究成果獲第六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她圍繞“閱讀和眼動的普遍性”開展國際合作研究,與國際知名眼動專家Jukka Hy?n?教授以及Simon P. Liversedge教授合作完成的成果發表在國際高水平刊物《認知》上,在國際上首次證實不同母語個體加工不同語言的方式存在普遍性,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每日科學》等十多家國外媒體關注,提高了學校心理學科的國際學術影響力。

牢記肩上使命,傳遞好學科接力棒

“勤奮嚴謹、自樹樹人”的校訓和“愛國、尊師、勤奮、認真”的學科精神始終是李馨努力奮進的動力。在心理學科發展的每個關鍵點,總有她全力以赴和忘我奉獻的身影,獲評校“教工先鋒崗”先進個人。作為教師黨支部書記,她帶領黨員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助力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獲2021年校級教工黨支部主題實踐活動二等獎。

作為心理學科培養的學生、青年教師和年輕干部,她謹記“拿起、拿好、傳好學科發展的接力棒”的責任使命,成為時刻銘記在心、接續奮斗的動力源泉。作為兩個學齡孩子的母親,面對工作和家庭的責任重擔,她迎難而上、敢于擔當、樂于奉獻,為心理學科的內涵式發展、為學校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