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在第39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學校黨委為大力表彰在教書育人、師德建設工作中涌現出的模范教師和先進典型,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激發教師干事創業的精氣神,營造尊師重教濃厚氛圍,評選出10位優秀教師、5位優秀教育工作者、15位師德先進個人和5個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為更好發揮先進典型榜樣的立德垂范效應,鞏固主題教育和師德集中學習教育成效,黨委教師工作部精心匯編了他們的先進事跡,推出“躬耕不輟 精業篤行”系列宣傳學習欄目,激勵廣大教師見賢思齊,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不斷創業績建新功,爭做“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讓我們走近2023年天津師范大學師德先進個人——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張波。

張波,天津師范大學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校聘研究員。自2014年調入天津師范大學以來,他自覺踐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身體力行 爭做師德師風楷模
“身體力行,言傳身教”,不僅是傳統的師德要求,在對新時代教師提出的要求中也占據了重要位置。張波認為良好的品德與教師形象是成為一名好老師的必要條件。

在日常教學與科研工作中,張波嚴于律己,真誠做人,以良好的師德形象和人格魅力感染著身邊的人。他堅持每天7:30到實驗室,每周工作6天以上,寒暑假從不休息,每天保持與每位研究生進行科研實驗問題探討。與學生的相處中,他在激發學生科研興趣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引導學生做國家需要的科研,做有意義的工作;引領中心研究生熱愛科研,積極向上,營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圍。
立德樹人 打造科研育人高地
“親其師,信其道”,一名優秀的教師要有扎實的學識和廣闊的眼界。張波深知,只有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指導研究生。他積極參加各類產學研交流活動,了解行業發展動態,為研究生量身定制了應用型的研究課題,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他的影響下,他所指導的研究生都立志于畢業后投身到新能源企業中。目前,張波共指導研究生31人,畢業生就業率達到100%,其中60%在新能源行業的上市公司從事科研工作。他本人也接連獲評2019和2021年天津市工程專業學位優秀指導教師。
師德鑄魂,師風塑行。張波將在科研工作中繼續發揮研究生導師的引導作用,為國家新能源行業發展貢獻更多新生力量。

潛心科研 服務國家重大需求
張波始終致力于將自己的科研工作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曾先后與多家企業合作研究鋰離子動力電池石墨負極材料和廢舊電池回收,提升了我國石墨資源的附加值和廢舊電池的再利用價值。在日本訪問期間,他發現日本從我國廉價進口大量優質煤炭資源,經過加工處理后又高價出口到我國,這使他深感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責任重大。回國后,他便以我國的煤炭為原料成功制備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煤炭資源的附加值。他還帶領課題組研究高容量硅碳負極材料,解決硅碳材料產業化中的核心問題,該項目已成功入選天開園科技廣場核心先導區。在張波的言傳身教之下,他所指導的研究生都甘于寂寞,假期無休的投入到鋰離子動力電池關鍵材料的研究中。
此外,作為黨支部書記,張波帶領支部黨員共幫助6家企業解決技術難題。主持橫向項目4項,合同金額達2200余萬元;主持國家級和天津市級項目5項;申請專利12項,獲得專利授權11項。2022年,能源與材料工程中心黨支部獲評校主題實踐活動一等獎和市委教育工委“創最佳黨日”優秀活動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