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在第39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學校黨委為大力表彰在教書育人、師德建設工作中涌現出的模范教師和先進典型,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激發教師干事創業的精氣神,營造尊師重教濃厚氛圍,評選出10位優秀教師、5位優秀教育工作者、15位師德先進個人和5個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為更好發揮先進典型榜樣的立德垂范效應,鞏固主題教育和師德集中學習教育成效,黨委教師工作部精心匯編了他們的先進事跡,推出“躬耕不輟 精業篤行”系列宣傳學習欄目,激勵廣大教師見賢思齊,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不斷創業績建新功,爭做“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2023年天津師范大學優秀教師——歷史文化學院陳晨。

陳晨,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博物館與藝術鑒藏研究中心主任。曾獲“中國青年好網民”、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天津青年五四獎章、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人才等稱號。陳晨始終堅守自己的使命擔當,耕耘教學一線,為守護瑰寶、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奉獻自己的力量。
從“國寶守護人”到教育工作者
“作為一名文博工作者,應當讓更多人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之博大。”自2016年陳晨調入天津師范大學任教以來,他延續著文博工作者對博物館的熱情,俯首耕耘在教育一線。陳晨曾在天津博物館工作了七年,七年間,他每天與文物打交道,經手鑒定十余件古代文物,策劃了50多場文物展覽,舉辦了200多場博物館教育活動。在這一次次活動中,陳晨深深感受到了文物與博物館學人的使命與擔當,秉持著讓更多人通過文物與博物館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念,他精心設計專業課程,培養學生對優秀文化傳播的使命與擔當。他所開設的《中國古代書畫》《博物館展覽策劃》等多門專業課,深受學生的喜愛,在他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學生感受到了文物的魅力。

從“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到“中國青年好網民”
陳晨充分發揮自己博物館的工作經歷優勢,將自己對文物的熱愛融入自己的課堂。作為“半路出家”的老師,陳晨抓住每一個提高自己的機會,積極參加多項專業教學競賽,并屢獲大獎。他曾榮獲天津市第十四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特等獎”、首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天津賽區一等獎、第三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天津賽區一等獎第一名。
此外,陳晨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學技術,夯實專業基礎,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水平及實踐能力。他利用新技術手段親自編輯制作了一套線上課程《古畫之美》,在全國青年學子中備受好評,參與學習的人數高達十幾萬人,位居全國最受歡迎的慕課排行榜的第三名。2021年,《古畫之美》被評為市級一流本科建設課程。

服務社區 他將“博物館”開到“家門口”
除了在教學科研上成果突出,陳晨在社會服務方面更是不遺余力。為了讓更多的社區居民了解文物知識,熱愛博物館,他將自己的文博專業與社區服務相結合,在天津市津南區策劃實施了“家門口的博物館”公益項目,至今已經持續5年多時間。五年間,陳晨帶領文博專業的學生向津南區雙新街4萬余居民提供志愿服務,將文物與博物館學知識設計成通俗易懂的教育課程和體驗活動,共舉辦各類教育活動共計200余場,成為津南區的重點品牌項目。在2021年被天津市精神文明辦評為市級優秀服務項目,成為學雷鋒志愿服務“六個一批”先進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