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把加強和改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要內容。由著名心理學家白學軍教授領銜的“天津師范大學學生心理發展與健康”教師團隊,依托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學科,心懷國之大者,勇擔時代重任,在高水平建設心理學科、培養德才兼備心理學人才領域,銳意進取,奮力前行。

堅守三尺講臺,做大先生,不負教書育人光榮使命。團隊現有骨干成員24人,由國家級領軍人才、天津市教學名師、天津市優秀共產黨員等具備較高政治素質、扎實學識水平及堅守教育初心的教師組成。團隊傳承心理學科創始人、著名心理學家沈德立先生“愛國、尊師、勤奮、認真”的治學精神和“人以德立”的崇高品質,在團隊負責人白學軍教授的帶領下,成長為一支“薪火相傳”的教師團隊。


團隊圍繞新時代育人要求,著力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積極構建新時代“六好學生”育人目標,即以“好人—人好(崇德向善)、好心—心好(心理健康)、好學—學好(主動學習)”為準則,錘煉學生意志品格。團隊成員全力投入教育教學工作,為本科生上課率100%,零教學事故。教師潛心治學,以學者、師者、長者之風,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批改每一篇論文,帶好每一個學生。團隊不斷探索心理學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新理念、新方法,先后創立“知-信-行”應用心理學人才培養模式、“模仿-改造-創新”學生專業能力訓練模式,強化學生創新意識、科學精神及實踐能力培養,取得顯著育人成效。團隊先后建成國家一流本科課程、首批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和教育部虛擬教研室。編寫的《實驗心理學》榮獲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培養的學生科研能力強,學術潛力大,曾獲全國及天津市優秀博士論文、優秀碩士論文多篇。

在心理學部勵志樓,團隊成員的辦公室經常是最早打開和最晚關閉的。這些老師,多數既擔任本科生導師,又擔任研究生導師。在他們每天的日程上,吃飯時間永遠是最短也最不固定。老師們不僅從教學科研上扮演嚴師的角色,在生活上也充當家長和朋友,幫有困難的學生買車票,春節帶不能回家的學生過年,給獻血的學生送飯,他們愛生如子,夜以繼日、默默耕耘的育人事跡在師生中傳為佳話。如今,團隊為全國心理學領域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有十余位博士畢業生已成長為省級重點高校的學科帶頭人,多名畢業生獲得勞動模范、教學名師、青年五四獎章。


堅持自主創新,敢為人先,推動心理學研究本土化發展。團隊以構建中國特色的心理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為己任。如果說沈德立先生改變了心理學教材“言必稱歐美”的局面,為中國心理學科的教學科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那走進新時代,白學軍教授帶領團隊,走出的則是一條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推動心理學研究本土化發展的奮進之路。

團隊響應“全民閱讀”戰略,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項目,開展學生漢語閱讀認知機制的眼動研究。對接“健康中國”戰略,承擔國家社科重大項目,構建新時代民眾心理與社會心態服務于社會治理的新模式。承擔國家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中國學齡兒童腦智發育天津地區的隊列研究,探尋我國學齡兒童腦智發育規律。承擔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揭示學生高效率學習心理機制。這些重要的原創性成果,有力推動了心理學科內涵式發展,也為創新和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凸顯學科價值,敬業擔當,推進全國心理學事業發展。團隊依托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學科,經多年的深耕建設,在最新的學科評估中名列前茅,同時入選教育部優先發展學科,在兩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學科也建成了在心理學領域中有重大影響力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兩個國家級平臺。心理學實驗室成為國內領先的一流實驗室。創辦中國國際眼動大會,主辦中國特色心理學智庫建設高層論壇、全國心理學教學科研單位負責人聯席會議、全國心理服務機構發展模式研討會、《心理與行為研究》雜志等高水平交流平臺,對我國心理學科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為服務全國心理學科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先后組織主辦三屆《實驗心理學》任課教師培訓班、八屆全國眼動追蹤技術高級培訓班,為培養心理學人才,提升全國專業師資的整體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天津師大心理學科在全國心理學領域已成為學科實力雄厚、發展潛力巨大、人才不可或缺的一方重鎮。


厚植家國情懷,以學報國,積極投身國家經濟社會服務。團隊始終堅持“心理學服務國家發展和民眾需求”的宗旨,先后建成“國民心理健康評估與促進”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天津市心理健康科普基地,天津市高校智庫,形成“知識普及-群體關愛-人才培養-應急援助-智庫資政”五維一體化服務體系。組建“風雨同心”志愿服務團隊,入選第七批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疫情期間,受邀國家智慧教育服務平臺,白學軍教授面向全國教師講授的心理課選學人數逾540萬人;他帶領團隊成員連夜編寫并發布了《新冠肺炎疫情心理防護手冊》;師生創作的200余篇心理科普文章及小視頻,在人民網、新華網等媒體轉載量近百萬;開通24小時心理疏導熱線,直接干預并挽救危機個案150余人;與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建立創新實踐基地,廣泛并深入踐行心理學服務社會治理的初心使命。

“如果一個人只吃兩種東西就能快樂和幸福,那就是吃苦和吃虧。前者讓人刻苦精進而干事,后者讓人合作互助而成事!”這是團隊負責人白學軍教授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實際工作和生活中,他和團隊成員也一直堅持這樣做。新時代為心理學科帶來新機遇,“天津師范大學學生心理發展與健康”教師團隊將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兩委及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繼續以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為心理學科高質量發展續寫嶄新篇章,為教育強國展現天津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