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個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在教育強國建設新征程上,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大力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現特別推出“教育家精神萬里行·榜樣力量”先進典型展示欄目,集中展現我校2025年榮獲學校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師德先進個人和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等的生動事跡,激勵廣大教師以“四有”好老師為標準,涵養深厚教育情懷,錘煉過硬育人本領,矢志成為新時代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投身教育強國建設實踐,奮力譜寫特色鮮明世界知名一流師范大學建設嶄新篇章。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2025年天津師范大學優秀教育工作者——數學科學學院高紅成。

高紅成,天津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負責人,天津市學科評議組成員,天津市高校課程思政教學名師。主講課程《中國數學史》入選天津市一流本科課程以及天津市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曾獲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二等獎。
立德樹人育人育才
師德為先,育人為本,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句箴言一直指引高紅成的教育之路。自踏上講臺以來,他始終以高校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嚴格要求自己,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使命,堅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信念。在任教師黨支部書記期間,他積極探索“黨建+教學+科研”融合機制,通過黨建引領教學與科研工作的開展,帶領支部榮獲“五好黨支部”標兵稱號,個人也獲得了學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在教學中,他堅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和感染每一位學生。近五年,累計承擔教學工作量超1300課時,年均指導研究生2-3人、本科生3-5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執著。
在他的悉心指導下,研究生們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其中1位獲得天津市優秀畢業生稱號,1位畢業后在南開區某中學任教,憑借出色的教學能力,在第四屆全國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榮獲二等獎,在天津市第十一屆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榮獲中學數學組一等獎,還榮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被評為南開區學科領航教師、南開區學科骨干教師。看到學生們的成長與成就,他深感作為一名教師的價值與意義。

加強課程思政,創新育人模式,讓課堂充滿溫度與深度
課程是育人的重要載體,如何讓課程更好地發揮育人作用,是他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他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將課程思政融入其中。
在《中國數學史》課程中,他構建了“歷史脈絡+算法思想+家國情懷”三維教學體系。通過梳理中國傳統數學成就,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學生的文化自信。該課程不僅獲批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設課程,還入選天津市高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高紅成及團隊也被認定為天津市高校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
為了更好地推廣這一教學成果,他主持了教改項目“基于課程思政的《中國數學史》教材修訂與改編”,目前該教材即將出版。同時,還積極投身教學競賽,在競賽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曾榮獲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二等獎、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

強化競賽引領,深化實踐育人,搭建學生成長的廣闊平臺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途徑。近五年來,作為學校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以及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組織者,高紅成組建了一支優秀的教練隊伍,構建了“培訓-選拔-強化”以及“校賽-市賽-國賽”進階的競賽培養體系。
每年,這兩類競賽都能吸引全校10多個學院、40余個專業近1000人次參與,形成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良好氛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學子在競賽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累計獲全國一等獎3項、二等獎18項、三等獎4項,天津市一等獎132項、二等獎221項、三等獎161項。
此外,2名教師獲“全國優秀指導教師”稱號,5名教師獲“天津賽區優秀指導教師”稱號,學校連續三年獲評“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優秀組織單位”,形成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的良好生態,為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搭建了廣闊的平臺。
聚焦專業學科建設,推動整體育人,夯實人才培養的基礎
學科建設是人才培養的支撐,只有打好學科基礎,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作為專業建設負責人以及科學技術史學科帶頭人,高紅成深度參與學科建設與專業發展。

2020年,他參與組織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申報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并成功獲批。同年,全程參與師范專業二級認證工作,牽頭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撰寫自評報告,助力該專業順利通過教育部師范專業二級認證,2023年完成中期整改,目前正積極準備三級認證。 作為科技史學科帶頭人,他帶領團隊完成科學技術史一級學科合格評估,并參與組織在我校召開的第五屆全國科學技術史學科點聯席會,得到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韓啟德院士以及教育部和市領導的肯定,擴大了學校和學科的影響力。同時,作為負責人,他帶領科學史與科學傳播團隊獲評校級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
高紅成表示,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校院兩級領導的關懷指導,離不開同事們的支持幫助。教育是一場溫暖的遇見,更是一份長久的堅守。如果說有什么心得,那就是:把學生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創新抓在手上。
供稿:黨委教師工作部